由中国长城学会、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办, 数字长城工程委员会承办的数字长城保护工程启动仪式在金山岭长城砖垛口广场举行。作为数字长城保护工程中的技术装备,直升机、动力三角翼、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街景采集车、激光雷达扫描等在金山岭长城一齐亮相,彰显了数字长城保护的神奇魅力和广阔前景。
据了解,该工程是为纪念老一辈革命家为长城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30 周年, 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举办的长城保护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工程首次将数字遥感、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倾斜摄影技术等新科研成果引入长城保护工作,并对长城的资源、损毁情况进行系统普查,形成数字化虚拟的网上长城博物馆,使长城保护工作数字化、科学化、全民化,进一步弘扬长城文化,促进文化科学融合,推动产学研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学会秘书长吴国强和来自腾讯公司以及宏鹏科技代表谭涛、徐鹏分别致辞。现场进行了数字化保护装备的演示,直升机、无人机、以及街景车,给来自各地的参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有部分媒体记者和嘉宾代表登上直升机,体验了先进装备对于长城资源的普查和测绘的便利性。
启动仪式后,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 56 个民族的青年大学生身着各自的民族服装,代表保护长城的青年志愿者在金山岭长城上庄严地宣读誓词。部分长城摄影家登上直升机空中航拍记录了金山岭长城信息。
“让雄伟的长城走向世界,把古老的长城留给子孙”。保护长城、宣传长城文化,加强现代高新技术与长城保护的有机结合,对于切实保护长城、增强中华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较大作用和重大现实意义。与会者呼吁,要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大力弘扬长城精神,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长城管理体系和学术体系,修改完善《长城保护条例》,建立长城保护基金会,行之有效地加强长城的监督、保护和合理维护。